1
资讯详情
辉瑞诺华等13家巨头与国务院医改办沟通两票制
辉瑞诺华等13家巨头与国务院医改办沟通两票制
2017-05-15 新天地医药联盟
据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网站消息,5月8日,中国外资协会与国务院医改办就“两票制”相关问题举行了沟通会。
根据这则消息,参加这次沟通会的,有RDPAC(即上述消息中所说的“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以及外资制药巨头辉瑞、诺华等13家药企参会并发言。结合前几天网络流传的“卫计委药政司两票制座谈会纪要”,看来国家对两票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相当重视,分别由卫计委与国内药品政、产、销、用环节的代表座谈沟通,由国务院医改办与外资药企进行沟通。一般来说,外企的药品基本上走高端医院市场,而这些高端医院普遍位于大中城市,因此两票制的推行对他们影响很小,有的外企可能一直就是两票在运作。国务院医改办找这些外企沟通可能是国内企业确实存在一些两票制执行的问题,然后调研一下外企是否存在,下一步从国家层面如何应对。
以下是近期网络流传的“卫计委药政司两票制座谈会纪要”内容:
2017年5月5日星期五
主管领导:张峰司长
生产企业意见:
1、品种转让(持有人制度)、分包装、国内独家代理都应视为第一票;
2、同一集团但无股权关系的企业如何证明自己是一个企业,需要标准;
3、两票后,以往由二级以下渠道解决的成本现在由厂家承担,厂家只能把部分购销发票转为学术服务费和配送费,虽然部分领导认可这个费用的合法性,但没有明文,仍然有很大的合规风险;
医院药剂科意见:
1、托管药房风险很大,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太欠缺;
2、核对票面信息的职责对医院是沉重的负担,为了承担这部分人工成本,剥离部分药事服务费支付核对发票的各项成本,严重违规,但咱们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3、没有厂家和渠道的发票信息,没有核对第几票的条件,而且经常出现退货、换货、大包采购的情况,在没有有效的工具的前提下票面信息核对是个巨大且无法完成的工作;
小型流通企业意见:
1、大部分考虑转型,两票后很多合作都终止了;
2、打击过票洗钱应该是法律惩戒翻成,不应该是两票制的职责,因为两票制导致很多正规企业受到打击;
3、两票制导致的低价中标,使大量有成熟临床经验的药品落标,新进低价药临床和安全性没有保障,医生也不敢使用;
4、两票制对基层和偏远地区医疗机构得到急需药品没有正面效果,反而为配送增加了阻力,大企业不送,小企业没资格送,那医疗机构的药从哪来?
5、二级流通是大型流通企业的毛细血管,两票制后大企业不得不放弃二级物流的分销;
大型物流企业意见:
1、1:1的押金支付方式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资金压力,需要依靠金融手段支付高额利息,这些成本都要转嫁到药品上,没有药品加成后,成本就只能由出厂价承担,变相提高了药价;
2、没有二级流通企业,大型企业的人员无法应对直接客户的需求,只能选择放弃部分小订单;
药政司讲话
1、认可物流企业是做两票制核对的适合机构;
2、统计数据,医疗机构为了核对发票信息产生的成本是90多个亿/全国,这些成本都是要由药价买单,变相增加了药价;
3、偏远地区三票四票有减轻税负的效果,两票制后就无法享受税费低谷的红利,增加了税负,与国家政策不符;
4、以目前的票面信息核对要求执行信息化手段,会严重泄露企业机密;
研讨会结论:
1、电子监管、信息化手段核对信息是接下来重点支持工作;
2、建立药品特例库(小用量、偏远地区需求、基层需求、小型流通企业、短缺药品都可以建议,但是什么叫小用量、什么叫短缺需要标准定义),由国药、上药、四川药政和阿迪派克联合提出初稿;
3、试点地市提供临床基础药清单;
4、小型物流企业以后要列席后续座谈会;
5、接下来的信息化建设基础是:保障不断货、加强临床药学服务和合理药物补偿机制为主。
来源: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群英顾问整理
本文为转载,只限于分享行业信息之用,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